邢台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城市 精细管理提升城市整体品位

搜狐焦点邢台站 2020-01-16 09:13:59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,一条条道路改造提升,一个个街头游园相继开放,一片片城市绿地悄然萌生……在邢台,家门口的好风景,让美景触手可及。

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,一条条道路改造提升,一个个街头游园相继开放,一片片城市绿地悄然萌生……在邢台,家门口的好风景,让美景触手可及。

城市是吸引聚集产业、提升经济总量的重要支撑,也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载体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着眼聚人口、增活力、提品质,树立经营城市理念,全面提升城市规划、建设、管理、运营水平,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繁荣舒适。

新的一年,邢台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?如何大力发展城市经济、增强城市活力?如何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?这些时代课题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。

科学规划绘就城市发展“最美蓝图”

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,我市高度重视提升规划质量,2019年,以举办第二届河北国际城市规划设计大赛为契机,开拓了规划视野,提高了规划水平。

“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,规划科学是较大的效益,规划失误是较大的浪费。”市人大代表、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瑞华说,“报告提出,分步实施总投资991亿元的6大类、205项城建工程,做大做美中心城市,就需要有符合邢台实际、引领未来发展的高质量规划来支撑。在实际工作中,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,注重规划刚性约束作用的同时,还要注重规划的落地性和实用性,有效推动项目建设。”

“高楼大厦并不是衡量一座城市建设发展质量的标尺,以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、环境品质为基本构成的人居环境才是核心问题。”市人大代表、桥东区天一社区党支部书记韩雪莲提出,目前我市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的供给水平及使用便利度不佳,给独立外出的残障人士造成不便。她认为,城市规划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人,应创新规划理念,改进规划思路,把以人为本、尊重自然、传承历史、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。“规划是城市迈向文明的起点,对特定人群,尤其是弱势人群的公益设施,更需规划在前,做到科学合理适用。”

“城市规划要让城市建筑既能体现民俗民风,又能体现人文关怀。”冯瑞华认为,在城市街道建设设计中应更注重增加人文关怀理念,比如构建多层次绿色出行服务体系,把绿色出行从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;积极探索创新模式,健全便民市场、便利店、停车场等生活服务设施。“现代化城市就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核心,才能更具包容性,更有自身特色。”

根据《2020年邢台市中心城区城建重点项目安排》,今年我市将坚持“老城区补短板、提品质,新城区拉框架、出亮点”工作思路,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19——2035年)为依托,科学划定城市边界和功能布局,整合好邢台县、任县、南和县现有资源,做好融合发展;以交通路网搭建骨架,全面完成大外环建设,启动邢台机场建设、零换乘客运站和7项国省干道新建改造;以主城为核心区,邢东新区、任县——南和县为两翼,发挥沙河、内丘、皇寺三星作用,构建组团式发展格局,增强城市规模效应。

完善功能打造舒适便捷城市空间

今年我市在“绿满邢襄、水润古城”生态底色初步形成的基础上,将进一步打造“邢台印象”,着力提升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城市能级。抓好十大城市标配建设、构建高效畅通交通体系、织密城市蓝绿空间、加强公共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等作为重要内容,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。

韩雪莲认为,提升城市品质要从“净、绿、美、畅”等方面入手。狠抓人居环境整治,做好垃圾分类工作;开展环保宣传,倡导绿色出行;完善基础设施,建设幸福小区;重点整治城区车辆乱停乱放,改造老旧小区,切实疏通城区交通。“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位,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,提升城市品质要从提升社区品质开始。我们天一社区紧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热潮,大力开展环境整治等一系列工作,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提升。”

“老旧小区生活环境、居住品质的提升,关系到城市健康有序发展。”市政协委员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乔治表示,要进一步完善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投入和保障机制,坚持政府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,积极探索政府、市场、居民多方联动的资金筹措机制。同时,要建立老旧小区改造管养的长效机制,多方合力做好后续维护管养工作,从根本上巩固改造成果。

市人大代表、河北双龙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曲利锋认为,我市中心城区偏小偏弱,对周边县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。“中心城区的发展直接关系整个市域经济、社会、文化发展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要着力发展新兴产业,加强商贸服务、金融服务、物流配送、科技研发等‘七大中心’建设,我们要以此为契机,树立大城区理念、融合理念、创新理念,真正把中心城市打造成区域经济的重要引擎。”

近年来,围绕补短板、提品位,我市中心城区开展了以“拆违拆迁为基础,完善功能为主线,新区建设为支点,增绿扩水为亮点,便民利民为抓手”的建设与提升。经过大力度攻坚,中心城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:大城市框架初具雏形;邢东新区具备了加速发展的基础;以城市路网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,城市病得到初步遏制;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为主的民生工程持续推进,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;以园博园为山水门户构建的水绿空间逐步扩展,建设公园城市的生态基底更加厚实。

精细管理提升城市整体品位

一座城市的品质,不仅取决于“面子”,更在于“里子”。集中解决市区背街小巷公共照明问题,按照“疏堵结合”原则,设立市场疏导街……我市在实施打通“大动脉”、提升绿化覆盖率等大型城建工程的同时,也启动实施了一批暖心的“小”工程,既让广大群众看到更多变化、得到更多实惠,又有效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。

“城市三分靠建设,七分靠管理。”市人大代表、河北领航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张萍对城市管理十分关注。她表示,建设是城市形象的塑造,管理则是形象的维持,只有协调好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关系,才能让城市形象美丽长存。张萍建议在市区部分停车位供需矛盾突出的地方,参照大城市和国外经验,建设收费性质的立体停车场,开发计时缴费设施,以缓解停车紧张局面。此外,在非道路用途的空闲场地上施划停车位,要尽可能考虑树木和其他障碍物,较大限度利用好空间。

市政协委员、邢台水业集团总经理夏晓刚认为,城市水务经营企业要从高质量赶超发展的要求出发,从提高服务入手,在打造铁军上下功夫。“大力发展数字供水管网和营业服务体系建设,加快发展现代智慧水务;加强各类水的资源优化配置利用,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,提高污水处理标准,实现污水处理达标排放;发挥水务经营企业应有的作用,服务市民群众、服务城市建设、服务经济发展,让水务经营利用更绿色、更生态。”

“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们对于品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,城市有气质,人民生活才有品质,而文化正是一座城市气质和魅力的较好体现。”市政协委员、市名城办主任刘顺超认为,结合《邢台城市总体规划》和《邢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》要求,加快我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,对古城区内进行综合治理,将历史街区、历史建筑进行全面提升,可使城市形象得到大幅度提升。“深度挖掘地域文化,还能促进文化景区建设与产业、商贸、城市建设的有机统一,做好‘文化+’‘旅游+’文章,以更加开放的文旅融合、产城融合理念全面打造邢台城市特色。”

生态空间山清水秀、生活空间宜居适度、发展空间集约高效……相信不久的将来,邢台将颜值与内涵兼具、特色与魅力并举,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城市的进程中,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。

来源:邢台日报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