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

搜狐焦点邢台站 2021-12-29 09:22:34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环境就是民生,青山就是美丽,蓝天也是幸福

环境就是民生,青山就是美丽,蓝天也是幸福。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,要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、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河北”。这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、美丽河北的必然要求,也是全省人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同期待。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,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,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,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把燕赵大地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。

把握新时代新形势,深刻认识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意义

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。河北生态环境建设,不仅事关全省人民福祉,而且关系首都生态安全,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,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,有着重大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。

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,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、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、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,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。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到实处,就要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。

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,是筑牢京津冀生态屏障、维护首都生态安全的使命担当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,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、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,筑牢生态屏障,是中央赋予河北的重大政治责任。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,加快“两区”建设,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,是深化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,是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,拱卫首都生态安全的责任担当。

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,是增进民生福祉,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的迫切需要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,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,全省人民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。回应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,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,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。

立足新阶段新要求,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

近年来,我省以少有的决心和力度,加强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,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新变化。当前,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,我们要创新理念、手段和方式,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
树立系统思维,实施生态环境全要素全地域综合治理。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,是相互依存、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。长期以来,在生态环境治理上,存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等不同要素和不同行政区域分开推进的弊端,这种治理模式会忽略生态环境要素之间的关联性,影响生态环境治理实效。新时代治理生态环境必须树立系统思维,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,强化生态环境各领域各要素联动治理,统筹上游和下游、陆地和海洋、城市和农村等,协同推动区域治理、流域治理、系统治理,实现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的和谐统一。

强化整体意识,实施生态环境全过程一体化治理。生态环境治理是由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等治理环节前后衔接、有机统一的过程,传统的生态环境治理方式较为重视污染事后环节和末端治理,随着实践的推进和治理主体风险意识的增强,事前的风险监测、预报预警等环节日益受到重视,但事前、事中与事后污染治理各个环节的协调度仍有待提高。新时代治理生态环境必须适应新要求,更加注重源头预防、源头治理,加强不同治理环节有机衔接和整合,构建源头预防、过程控制、损害赔偿、责任追究的全程一体化治理体系,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效率。

统筹发展与保护,实施生态环境精准治理、科学治理、依法治理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是我省乘势而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、美丽河北的关键阶段,经济转型升级任务仍然艰巨,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。要更加注重在发展中保护、在保护中发展,坚持精准治污、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,积极利用现代技术等手段,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、协调双赢。要坚持双轮驱动,善于利用市场化手段,合理使用行政手段,加强生态环境治理,实现生态保护的制度化、长效化。

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,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

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,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,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,加快资源利用方式转变,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,让美丽河北的生态底色更加亮丽。

更高标准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建设天蓝、地绿、水秀的美丽河北”的重要指示,保持战略定力,更高标准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,深化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环境治理,全面解决钢铁围城、重化围城问题,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。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,严格落实河长制、湖长制、林长制,建立“水体-入河(海)排污口-排污管线-污染源”全链条管理的水污染物排放治理体系,加强白洋淀、衡水湖、渤海近岸海域综合治理,加快消除城市黑臭水体。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,加大农用地、建设用地污染风险管控,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推进危险废物、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。

更大力度推动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,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,以燕山和太行山、张家口和雄安新区等为重点,加强绿色生态屏障、生态廊道建设,打造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。深入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,大力推进节约用水、水源置换、生态补水等工程建设,依法有序关停自备井。深入推进湿地、草原、山体综合治理和修复,加强河湖湿地一体化修复保护,持续实施坝上地区退耕还草轮牧,推进矿山修复、采煤沉陷区治理。

更高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。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、碳中和,统筹治污减排降碳协同增效,大力实施钢铁、石化等重点行业节能低碳改造,坚决遏制“两高”项目盲目发展,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,积极发展光伏、风电等新能源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,实施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,全面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改造,建设清洁生产型示范企业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、国家“城市矿产”示范基地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等建设,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,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。

更深程度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。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。生态环境问题,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、粗放利用、奢侈消费造成的,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,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。深入实施节水行动,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,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、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“三条红线”,稳妥推进水价改革,完善阶梯水价等调控政策,强化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管理,加快发展节水农业。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,提高产业用地开发强度,加强工矿废弃地复垦和中低产田改良,加大城镇低效闲置土地再开发力度。大力推进节能、节材,加快发展绿色建筑,支持汽车发动机、变速箱、专用设备再制造产业发展。

更加全面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。建设生态文明,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,重在建章立制,用最严格的制度、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。要加快制度创新,增加制度供给,强化制度配套,让制度成为生态保护不可触碰的高压线。创新生态环境监管制度,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激励约束并举的制度体系、政府企业公众共治体系和以“三线一单”为核心的生态环境管控体系,创新跨地区、跨流域、跨海域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机制,持续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。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,完善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体系,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,探索推行与京津跨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。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,推进排污权、用能权、用水权、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。

来源:河北新闻网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